大一下学期《形式与政策》论文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的第七十个年头,纵观我国七十载的发展与演化,区域发展战略自始至终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从最初的区域均衡发展战略,到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再到如今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我国的区域发展战略日趋完善,逐渐形成了一套与时俱进、符合我国国情的发展格局。在此,我想分别就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成效与挑战两个方面简述我的理解与看法,并结合我的切身体会着重阐述我对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思考。
首先,我认为区域协调发展对于我国命运可谓举足轻重。其主要原因是我国基本国情所决定的——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各地区条件差异显著、发展极不平衡。此外,改革开放以及工业化和市场化两次历史性社会转型使得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差距进一步拉大。如此大规模的社会变迁和特殊的国情在当今世界乃至人类历史中都绝无仅有。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地区差距已经严重威胁到我国经济、社会的稳定,扭转区域发展差距拉大的趋势迫在眉睫。由此来看,实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可谓关乎国家命运的明智之举。
随着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等战略的实施,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已经取得积极成效。近年来,西部大开发扎实推进,经济实力稳步提升,近五年西部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8.8%。公路、铁路、机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步伐加快,逐步缩小了与全国的发展差距,东北三省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在进入新世纪后首次止跌回升;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取得重要进展,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经济结构调整成效显著,与战略实施之初相比,第一产业占比下降6.4个百分点。人才支撑能力逐年增强,普通高等学校增加近200所;东部地区继续率先发展,《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等重大规划的出台使得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版图进一步细化,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河北雄安新区等国家级新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国际竞争力逐年加强。
综上所述,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在各条战线上均取得一定成绩,逐步扭转区域发展差距拉大的趋势,形成东中西相互促进、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新格局。然而与此同时,我国区域发展仍然面临着诸多问题与挑战。最直接的问题就是我国区域间经济社会发展差距仍然过大,而且继续扩大的总体趋势没有改变,以人均GDP为例,近两年中部、西部地区的人均GDP均不及东部地区的6成;更有甚者,在部分发展差距较大的地区,如上海市和云南省,两地的人均GDP相差3.7倍以上。这表明,我国区域发展不协调的状况仍未发生实质性的转变。除此以外,很多地区的经济发展是以牺牲环境生态为代价的,忽略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由此不难看出,要想真正实现地区差距的缩小,区域发展战略的进一步调整、优化任重道远。
作为一名北京青年,我对京津冀协同发展、设立河北雄安新区、设立北京城市副中心等重大战略的提出与实施有一定的思考。我认为,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重大国家战略,有着光明的前景,同时也肩负着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调整区域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等诸多重大使命。雄安新区与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建设确实能够有效地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着重突出北京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功能定位。但我认为在这之中存在两个问题:第一是“都”与“城”的辩证关系。北京首先是一座城市,其次才是首都,因此其城市职能的优先级应高于其首都功能,疏解非首都功能必须建立在维持城市功能的前提之下,即不应影响市民的正常生活。在我看来,将北京市级行政中心迁入通州确实能够有效调整城市发展布局,对区域协调发展有着积极作用,但将医疗资源、教育资源、生产企业等基本城市元素向外迁移无疑将对民生造成影响,其合理性有待商榷;第二是“优势互补”与“单向输出”的关系。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初衷之一便是促进京津冀间的优势互补,然而就目前来看,所谓“互补”尚未显著体现,占据主导地位的仍是北京非首都功能向河北、天津的输出,这无疑不能将区域协调发展的优势最大化,因此我认为如何将三地的优势同时向外输出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总览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实施以来取得的成效与面临的挑战,可谓喜忧参半。若想真正扭转地区差距拉大的趋势,仍需进一步调整、优化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与此同时细化、完善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并构建区域协调管理、监督体系。唯有兼具粗壮的树干与丰茂的树叶,区域协调发展这棵参天大树才能茁壮成长。